第642章 君子相护
书迷正在阅读:洛神花、为救世主的诞生献上自己 (高H NP)、脑洞合集、仙株、总有月亮在等我(娱乐圈H)、仙植灵府、生津(1V1 H)、龙上凤下(1V1,sm)、[总攻]时空中的干人人、【NCT DREAM/乙女向/np/穿越/重生】摆烂修炼手册
在凤举离开华陵城将近二十日之后,华陵城中开始有些躁动,所有人都觉得京中似乎缺了点什么。 尤其是闻知馆,眼看三月七胜之约已经过去两个月了,可谢无音在胜了第四场竞琴之后便再无动静,众人一直期待的向准也始终都未曾出现。 不少人都想亲自去谢无音府上打探究竟,然而此时人们才想起,对于这个凭空涌现名动华陵的少年,他们竟是一无所知,根本不知道对方的府邸在何处。 在这种期盼与焦躁之下,与谢无音最是熟稔的衡澜之便首当其冲被人寻上了门。 再次送走两位琴中贤达,衡澜之看着家门前留下的车辙痕迹纵横交错,不由得扶额苦笑。 小厮问道:“郎君,您为何不直接让这些人去那谢小郎君的府上?近两日咱们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,您没瞧见家主和永之、宁之两位郎君的脸色,尤其是家主,都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了。” 衡家日日有贤达登门,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,衡广这个家主出去脸上甚是有光,然而这些人来寻的既不是他,也不是他的两个儿子,而是被他视为眼中钉的侄儿,其中滋味可想而知。 “若是可以,我也无需如此为人cao劳了。”衡澜之依旧苦笑,平静如水的黑眸悠悠望向远方,若有所思。 “为何?那谢小郎君不就在九品香榭吗?这有何不能讲的?” “不是不能讲,只是现在不知当不当讲。” 小厮更疑惑了。 衡澜之忽然道:“童儿,备车,去凤府。” 自然,当马车到了凤家,得到的消息便是凤举近日闭门修养,不见任何人。 衡澜之迟疑了一瞬,便告辞转身。 小厮不解:“郎君,凤家女郎身体抱恙,您不去看看,就这般走了?” 衡澜之没有回答,小厮从未见过他如此心不在焉的模样。 就在此时,一顶小轿停在了凤府门前。 衡澜之望向小轿,眸中的点点辉光在看到从中走出来的是凤清婉时,悄无声息地散去。 凤清婉有些讶然,忙上前福身见礼。 “清婉见过衡大家。” 衡澜之只略微颔首,便准备离开。 凤清婉描画得秀丽的眉尖微微蹙起,忽然说道:“衡大家是来寻阿举的吗?” 听她提到“阿举”二字,衡澜之身形微顿。 这让凤清婉更加难掩嫉妒。 “清婉一直好奇,衡大家是如何与阿举相识的,又为何如此看重她?” 若是她看的没错,方才衡澜之看向轿子时分明是期待欣喜的,他应该是以为轿中坐着的会是凤举吧? 小厮皱了皱眉,虽说这凌波才女容貌倾城,气质绝佳,说出的话也是恭敬有礼,但…… 为何他就是听出了一丝质问的味道? 还从未有人对郎君如此说过话。 瞥了眼衡澜之,见他表情恬淡,没有回应对方的意思,小厮心领神会。 “女郎,我家郎君交友向来只看眼缘脾性,他与何人相交,又是如何相识,似乎无需向任何人交代。女郎若实在好奇,何不亲自去问贵府大小姐?” 一个小小的僮仆也敢对她如此无礼? 凤清婉冷不防被呛了一句,下意识便要回嘴,可看到衡澜之忽然转过身来,清风皓月般的眸子淡淡地看着她,那股气焰顿时压了下去。 她近来深居简出,刻意低调,好不容易淡化了人们对她的坏印象,绝不能因为衡澜之一句品评便前功尽弃。 她转而嫣然一笑,道:“是清婉冒犯了,还望衡大家勿怪。不过……” 她向着凤家内苑的方向看了一眼,再次说道:“衡大家这两日想要见到阿举,恐怕都是不能够了,即便是我,也已经有一段时日不曾见过她了。” 见衡澜之仍旧听着她讲话,她心中暗暗得意。 “有些事情衡大家可能不曾听闻,阿举向武安公主索要了一位公子,那位公子长相与北燕长陵王有几分相似,自从那位公子被送到凤家,便被安排住在了梧桐院里,大约也是自那时起,阿举便闭门不出了,看来她是十分喜爱那位公子的。” 公子,只是委婉的称呼罢了,大家心知肚明,武安公主府的公子就是男宠。 凤清婉说话时,一直都在观察着衡澜之的神色,她想要从对方脸上看到嫌恶厌弃的表情。 果然,衡澜之微微皱了皱眉。 就在凤清婉期待着更大的反应,或者对方直接拂袖离开也好,可是…… 那蹙眉的动作一晃而过,而且从对方看自己的眼神中,凤清婉发现就算是先前那一个蹙眉,针对的也似乎是她,而并非是凤举。 “女郎。” 衡澜之醇厚的嗓音一如既往的温柔,让人辨不清喜怒。 “当日温伯玉在鹤山之上听到那一缕琴音时,我也听到了。” 凤清婉语笑嫣然的脸上瞬间变得有些僵硬,尽管她已经掩饰得很好,仍旧被衡澜之收入了眼底。 “琴痴画狂的学生,琴艺确实不凡。不过女郎的琴士名牌被温伯玉挂到琴阶名录上已有多时,难道便不曾想过参加竞琴,再有所精进?我想这也是温伯玉的初衷,对他而言,无缘与岳渊渟一较高下,能与其高足竞琴也算是了却夙愿。” “这个……”凤清婉闪躲道:“清婉早已发誓,为母丧守孝三年,三年之内不起乐舞,所以只能暂时抱憾,愧对温公了。” “哦?”衡澜之扫了眼凤清婉身上华丽鲜艳的裙裳,笑了笑:“我看女郎衣着鲜丽,不着素衣,近来也时常参加宴会,欣赏乐舞,还以为当日之誓已然作罢。”